一、开机前准备(关键安全与设备检查)
安全确认
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无关人员、工具或杂物,清理搅拌筒体及卸料口区域,确保操作空间通畅干粉砂浆 。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(如安全帽、防尘口罩、手套),长发需束起,避免衣物卷入传动部件干粉砂浆 。
确认急停按钮、电源开关等安全装置功能正常,紧急情况下可快速切断电源干粉砂浆 。
设备状态检查
机械结构:检查双轴搅拌桨叶、飞刀(如选配)是否松动、磨损或变形,搅拌轴转动是否灵活,无卡滞现象;卸料门密封是否完好,气缸 / 液压装置是否正常(无漏气、漏油)干粉砂浆 。
电气与控制系统: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(符合设备额定电压),电缆线无破损;控制柜指示灯、仪表显示正常,PLC 程序或手动控制按钮响应灵敏干粉砂浆 。
辅助系统:如配备除尘装置(脉冲除尘器)、润滑系统,需检查滤芯清洁度、润滑油液位,确保除尘风机、油泵等正常运行干粉砂浆 。
物料与配方准备
根据生产配方,准备好各类原料(如水泥、砂、添加剂、纤维等),确保物料干燥(含水率过高易结块,影响混合)、无杂质(如石块、金属块,避免损坏桨叶)干粉砂浆 。
核对原料配比,通过自动上料系统(螺旋输送机、提升机)或人工投料方式,将物料按顺序送至计量仓(如设备配套计量系统)干粉砂浆 。
二、开机运行(分阶段操作干粉砂浆 ,确保混合均匀)
空载试运行
先启动设备空载运行 1-2 分钟,观察双轴旋转方向是否正确(逆向旋转,无异常噪音、振动),卸料门能否正常开关,飞刀(如启用)转速是否稳定干粉砂浆 。
若发现异响、冒烟或部件卡滞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排查故障后再重新启动干粉砂浆 。
投料与搅拌操作
按顺序投料:
先投入占比大的基础物料(如砂、水泥),启动主搅拌轴,让物料初步混合 1-2 分钟干粉砂浆 。
再投入添加剂(如胶粉、纤维素醚)和纤维(如玻璃纤维),若配备飞刀装置,此时启动飞刀,利用高速剪切力分散纤维和结团物料干粉砂浆 。
注意:禁止一次性投入大量粘性物料或纤维,避免缠绕轴体导致过载干粉砂浆 。
设定混合参数:根据配方要求,通过控制柜设定搅拌时间(通常 5-15 分钟,具体需根据物料特性和均匀度要求调整),部分设备可通过在线取样器实时检测混合效果,优化时间参数干粉砂浆 。
监控运行状态:搅拌过程中,观察设备电流是否稳定(超出额定电流可能因物料过载或卡滞导致,需停机检查);通过观察窗查看物料混合状态,避免 “抱轴”(物料粘附轴体导致搅拌不均)干粉砂浆 。
卸料操作
当混合时间达到设定值,确认物料均匀后,启动卸料门控制装置(气动 / 液压驱动),打开卸料口,将混合好的砂浆卸至储料仓或包装设备干粉砂浆 。
卸料时保持搅拌轴低速运转(部分设备支持),避免物料残留;若卸料不畅,可短暂点动搅拌轴辅助卸料,但禁止用手或工具伸入筒体掏料干粉砂浆 。
卸料完成后,关闭卸料门,确认密封到位(防止下次投料时漏料)干粉砂浆 。
三、停机与收尾(设备维护与清洁)
停机步骤
卸料完成后,先关闭主搅拌轴、飞刀等动力部件,再依次关闭除尘系统、计量系统等辅助设备,最后切断总电源干粉砂浆 。
若需更换配方或长时间停机,必须清理搅拌筒体:打开检修门,人工或用压缩空气吹扫残留物料,避免不同配方物料交叉污染,或残留物料受潮结块影响下次使用干粉砂浆 。
设备维护
清洁卸料门密封面,涂抹润滑油防止锈蚀;检查搅拌桨叶、飞刀的磨损情况,必要时更换易损件干粉砂浆 。
对传动部件(如轴承、减速机)按说明书加注润滑油,确保下次运行顺畅干粉砂浆 。
记录设备运行数据(如混合时间、电流、故障情况),便于后续优化生产参数和维护计划干粉砂浆 。